“或形或影”張功慤個展
或形或影
奚耀藝
張功慤是誰?猶如二十多年前問吳大羽是誰?幾乎沒有多少人知道他們。
張功慤(1923-2020)生于上海,1945年在重慶考入因抗戰內遷的國立藝專,1948年在杭州國立藝專畢業。從1947年他第一次遇到吳大羽老師后,41年的陪伴,讓他們的師生關系情同父子。
誠如吳冠中所說他們這一代學畫人都“喝過印象派的奶”,張功慤青少年時代在蘇州美專滬校隨顏文樑有過短暫的學習之后,他在國立藝專的學習從觀察思維到繪畫表現,正是從印象主義起步的。在學生時代,在吳大羽的引導下,他就對現代主義藝術產生了濃厚興趣,塞尚、馬蒂斯、畢加索等都是他吸取藝術養分的畫家,甚至當時國內還少有人觸及的抽象繪畫。目前尚保存的他最早的抽象油畫就是其1947年學生時代創作的。
從上世紀四十代末開始,張功慤就生活、工作在上海。從那時起,國內的美術創作觀念、思想逐漸走向封閉,海外的藝術動態也無從知曉,而蘇式現實主義風格成為了美術創作的唯一方向,西方印象派及之后的現代藝術都被當做“洪水猛獸”,畫家們不敢越雷池一步。為了自己能自由創作,張功慤辭去了上海美術工場的專業繪畫工作,也放棄了離開上海去外地美術院校當教師的機會,在本地中學當了一名美術老師,直至八十年代中期退休。在這三十多年時間里,一半以上他身處的是一個需要謹慎言行的環境。六十年代中期前,課余時間他會經常陪同吳大羽外出寫生或觀展參加社會活動,他倆也經常在張功慤家中畫畫、談藝術、談哲學。這時期吳大羽潛心研究老子、莊子等中國古典美學、哲學思想,他們的交流影響了張功慤此后一生的藝術創作。
在五十年代前期,是張功慤對西方現代主義繪畫的學習、探索階段,之后,畫面開始追求似像非像的東方美學意境,這樣的創作理念就是來自于老莊的哲學觀,如老子的無為而為思想,在張功慤繪畫中演變為“不畫而畫”的創作方式,即在創作中不主動、不刻意描繪物象,而在繪畫過程中偶發自然地形成隱約圖象;莊子“既不肯定也不否定”、“超越有和無”,以及“心靈游四!钡鹊鹊恼芾,又讓張功慤筆下形影交融的畫面充滿著無限生機和藝術想象力。這些中國古代的哲學和藝術思想,支撐了張功慤“不確定的形象就是抽象”的藝術創作觀點以及自由、自然和自在的審美追求,并使得張功慤創作過程的本身就是自然而然的行為活動。這個時期,他還以這樣的認知試驗創作了大量的抽象水墨作品,這些水墨作品從一開始就完全不是傳統意義上的中國畫樣式,而是抽象或非具象的筆墨精神表現,這些作品的創作可以說是在無人知曉的狀態下偷偷完成的,當年是無法展覽或發表的,以致有很多作品在后來艱難的日子里,放在浴缸中浸爛后扔馬桶沖掉了。
在國內經歷過五、六十年代的油畫家中,不受蘇式繪畫風格影響的人鳳毛麟角,張功慤就是其中之一。他不愿受程式化的約束,也拒絕一切套路式的創作方法,他選擇放開自由心靈地藝術創造,真實表達藝術家個人的情感、觀點和主張,這種獨立的藝術性格和堅定的藝術信仰,讓他完全擺脫了企圖改造他的外部勢力,維護了藝術的尊嚴。
在來看,這時期張功慤的油畫、水墨作品與同時代海外正在興起的抽象表現主義畫風不謀而合,雖然那時的他對抽象表現主義藝術尚不知情也不了解,但他們之間的藝術主張有著精神上的默契。也是這個時期,遠在巴黎趙無極的繪畫風格也日趨成熟。多年以后的八十年代初,當張功慤第一次看到趙無極的作品后曾說:“趙先生在法國抽象藝術大潮中所創作的抽象畫,在表現手法上,固然和我的抽象畫很不相同,但在本質上卻別無二致,所不同的只是趙先生抽象概念的種子及其發展過程,是在歐美抽象世界中孵育出來的,而我的抽象概念種子,則萌芽于長期封閉著的抽象文化古國之中,成長在自我無援的內心世界里。至于我們執意追求的目的,則是同一個深邃的‘抽象內涵’”。張功慤的作品大多隱喻著自然、人和動物間的關系,表現的是空靈、力量、率真和自在。畫面上的筆勢筆筆生發,有著解衣般礴式的激情和天馬行空般的想象;書寫型的線條頓挫有姿,時而粗獷,時而優雅;油色淋漓的色彩吐露更使畫面靈旋虛幻、氣韻生動,其意境和內涵似乎高深莫測又萬千氣象。
九十年代初,張功慤訪問美國兩年后回到上海,在繼續抽象創作的同時,他還以具象表現畫風創作了一系列花卉題材的作品,別開生面。這些作品就是家里的花盆、靜物或鮮果的寫生,但他不去描繪對象外在的表象,而是寫生即寫情,直接表現了藝術家對眼前對象們各種內在關系的感覺,這些關系就是超越具體物種的各種形態的排布、光影的捕捉、色彩的搭配和線條的穿插,以及筆觸的輕重緩急、構圖的深淺虛實等等,是一切精神層面的藝術感覺的表達。
進入新世紀后,張功慤有更多機會去海內外旅行,也因此觸發了他再次寫生的念頭,他經常在戶外進行現場油畫創作,這些作品大多是具象寫意的。色彩隨同書寫型筆觸如中國書法般的靈動而富有變化,線條運用的長短、粗細、快慢、頓挫產生了整體的畫面節奏感,筆觸與筆觸之間、顏色與顏色之間自然結合又筆筆交代清晰,有時又產生猶如水墨畫般的氤氳氣息,在不經意間,張功慤在油畫民族化的道路上又做出了巨大貢獻。
2012年在上海美術館舉辦了張功慤九十歲畫展之后,他進入了一個完全不受約束而隨心所欲的創作新時空,特別在其生命的最后幾年,創作過程似乎已到達了無辨意識的本能狀態,在畫布上自然而然的涂寫涂畫,讓他掙脫了各式各樣的束縛,它們來自于造型理論的束縛、表現對象的束縛,也來自于自身以往風格的束縛……隨著年老帶來了記憶力下降、反應遲鈍和坐輪椅行動不便,在98歲高齡時,他還在揮臂一筆畫不到的大畫布上吐露出一件件大氣磅礴、光色吞吐、筆觸激蕩的油彩作品,構圖、造型、色彩與筆觸已是渾然天成,超凡脫塵的畫面境界充滿著朝氣、力量和想象……
張功慤常說:藝術創作是個人的事情,與其他任何人無關。偉大的藝術家不會被環境束縛,也不會被傳統束縛,更不會被自己束縛。張功慤盡其一生的藝術生命,沉浸在自己的獨立藝術王國中,用作品吐露自己真實的情感,呈現了陽剛和天真的藝術世界,他的藝術已是通達了我自翱翔、或形或影而形影變幻的自由境界。
不久,將迎來張功慤先生的百年誕辰,謹以此展向為了藝術信仰而一生不屈的藝術家致敬!
2022年3月3日
|
展覽城市: |
北京 |
展覽時間: |
2022-04-01--2022-04-13 |
展覽地點: |
北京市東城區王府井大街1號 |